上海的交通
地下鐵
[ 2009年4月 ] 剛到上海最不適應的大概就是交通狀況了,過馬路真的是滿可怕的,因為所有的車都是完全不會禮讓行人的,過馬路會聽到來自 前後左右的喇叭聲,同時得閃躲從前後左右開來的車。由於紅燈時是可以右轉的,加上同方向的左轉車和對向的右轉車也不必讓行人先走,甚至自己就亂成一團猛按 喇叭了,結局真的是只能用一團亂來形容。但並不是說交通很危險的意思,因為路口交通很混亂、巷子隨時都有人車會衝出來、到處都有逆向行駛的車子,因此駕駛 人會隨時準備剎車,行人會隨時注意前後左右,事故看來也不會特別多。仔細分析起來,應該是機車的路權最高,因為汽車一般必須遵守紅綠燈,腳踏車沒有喇叭, 只有機車既不必看紅綠燈,又可以對行人猛按喇叭。

[ 2017年4月 ] 慶幸之前有記錄下預期中的虹橋交通樞紐,因為現在搬過來住了,每天看著它的變化,剛好可以對比一下2010的夢想圖。目前看來超大停車是沒望了,辦公大樓蓋得滿滿滿,沿路都不能停車,而且超多交警在開罰單。磁浮一直沒蓋,聽說電磁波 + 噪音 + 很貴 + 開的也沒比高鐵快多少,導致計畫遲遲未能執行。城際鐵路也全都被高鐵取代了,現在上海坐火車到北京5小時、西安6小時、廣州7小時,幾年前真的是難以想像。
火車
[ 2009年4月 ] 上海與許多其他城市之間的交通就靠火車了,其中的動車組真的是很方便,在原有的鐵路上把火車的速度提升到時速超過200公里,聽說可以到260公里,不過我最多都只有看到200出頭就是了。 到崑山21分鐘、到蘇州34分鐘、到南京2小時多、到杭州(從上海南站)1.5小時,把城市的距離整個拉近了。而且動車組的車箱很乾淨,開的也很相當平穩,在火車上走是不用扶著椅子的,不過把飲料放在窗檯上還是會掉下來就是了,記得從日本的成田機場坐京成電鐵的Skyliner到上野,飲料放在窗檯上是 不會掉下來的呢~上海的火車站目前有兩個,上海站和上海南站,好像還有一個西站正在蓋。往蘇州南京方向的車都是從上海站發車,往杭州方向的則是從南站發車,一開始有點搞不清楚,不過比起巴黎的六個火車站,還是容易多了。
[ 2011年6月 ] 上海的交通建設完全足以代表「中國速度」,剛剛才在讚嘆動車組的高效率,馬上又用高鐵取代了動車組。2010年7月,從上海到南京的滬寧城際高鐵通車,上海到南京的時間縮短為73分鐘 (不過發車地點改成在比較靠西邊的上海虹橋火車站);2010年10月,從上海到杭州的滬杭城際高鐵通車,上海虹橋到杭州的時間縮短為1小時;2011年6月底,從上海到北京的京滬高鐵通車,行程約4.5小時,從上海到各地的時間又更短了。比較討厭的是很多車到改成從新的虹橋火車站發車,從市區到虹橋火車站就要40分鐘左右,加上火車站很大,從地鐵月台走到高鐵月台大概也要十多分鐘,動車變高鐵省下來的時間又被浪費掉了,另外票價漲了50%也是很傷。
最近(2011年6月)買火車票要求要「實名制」,火車票上會印上身份證號碼,也就是說只有本人可以買、可以坐,一整個麻煩但確實解決了黃牛把票買光光的問題。其實大部份大陸人都是用身份證到自動售票機買票,在人工窗口排隊的人少了很多,但是有開的窗口也少了很多,所以對我來說,買票的時間還是增加了不少。
[ 2017年1月 ] 在自動取票機終於可以用卡式台包證了。雖然只有少數機台可以使用而且不少都是壞的,但至少有在考慮用台胞證的人,已經算是好事了。
[ 2017年9月 ] 來往北京-上海的復興號列車把最高時速提高至350km/hr,大概比原本快了20分鐘左右,上海到北京只要四個半小時,出差又更方便了一點。上海到西安的線路也有調整,從上海到西安只需要六小時。
磁浮列車
[ 2009年4月 ] 上海還有一條己經晉升為必遊景點之一的磁浮列車,依據坐了很多次的經驗來看,最快可以到時速431公里,看著路旁景物飛 快飄去,用手機拍可能是感光的時間差,房子都會變成斜的,特別是對向車在不到一秒內呼嘯而過,的確是要試一次才能體會的速度感。不過把它當成到每次浦東機 場的交通工具其實還滿貴的(單程票50元,用交通卡單程40元),而且車箱裡感覺也不太新,動車還比較豪華呢!平穩度也很糟,不過看在431公里的份上, 相信這些小缺陷都是可以容忍的啦~
[ 2017年4月 ] 依據多次帶訪客乘坐的經驗,只有上午10點以後和下午三點以後的一陣子,會開到400多公里,其他時間只會開到300多公里,跟高鐵差不多而已。
訂閱:
文章
(
Atom
)
沒有留言 :
張貼留言